应该没什么吧···
发布在 外贸心情

cn****207 的回帖
-
写开发信易犯的10个错误(转))喜欢用奇奇怪怪的字体。很多人为了追求醒目,总喜欢用很夸张的字体,颜色,甚至放大,加粗,再用斜体等等,其实一眼看上去会让人很不舒服。经常跟老外写email的人会发现,客人很少会用奇怪的字体或者粗体,甚至全部大写来写邮件,除了少数的尼日利亚、非洲客人,我还真没遇到过别的。欧美人一般比较常用的字体就是以下几种:Arial,Verdana,Calibri,Times new roman,也有一些用Tahoma字体的,但相对少一点。一部分台湾和香港客人会用PMingLiU这种字体。至于颜色,一般都是黑色或者蓝色,别在一封邮件里出现多种奇奇挂怪的颜色,像彩虹一样,看着不舒服。 一般客人在邮件里特别加粗,或者大写,或者用红色标注的,肯定是特别强调的东西。比如有个客人的邮件如下:Dear C,Please help to send the samples to my HK office BEFORE THIS WEEKEND.Thanks.Rio 这就很明显了,客人用大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并强调,必须要周末前寄出!可能这封邮件很简单,你不太容易忽视,但是如果一封很长的邮件,里面详细确认各种规格的时候,突然加了一句要你周末前寄样品,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发布在 每日一学
6)主动语态用得太多。英文信函中,如果你仔细琢磨老外的行文方式,很少会充满We,I之类的人称的。相反要多用被动语态。 比如说,我们明天会寄你样品。中国人喜欢说We'll send you the samples tomorrow. 这句话没错,语法正确,意思清楚,但是老外就不喜欢这样说。他们通常会这样写:Samples will be sent to you tomorrow. 用得是被动语态,人称就没有了。
7)经常会问一些毫无意义的话。比如Do you want our products?这句话被我列为最傻疑问句排行榜第一名。如果客人说No,你怎么回复?那就没下文了哦。而且本身你是去推销的,你希望客人感兴趣,你要引起客人的兴趣。但是这句话就大煞风景,等于一下子就把客人逼到了绝路上,一定要说是或者否。 还有诸如Do you interested in our products? Are you sourcing for *****? How is your business recently? Would you like to cooperate with us? 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话。 开发信还是要直接一点,告诉客人你是谁,你做什么,你的优势在那里。只要清楚表述出这3点,就完全足够了。其他的东西可以以后慢慢谈
8)喜欢用附件和图片。附件和图片并不是不好,但是第一次发开发信的时候如果有附件或者插入了图片,很容易被国外的服务器拦截的。很多人喜欢第一次联系客人的时候就使用报价单,或者打包很多产品图片,或者发电子样本给客人,这样的成功率并不高,不是被默认为垃圾邮件,就是直接被客人删了。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当你收到一个新客人的询价的时候,那你回复的时候,就可以插入报价单或者图片了。
第一次联系客人的时候最好全文本,不要出现任何的图片和附件。 即使收到客人询价后第一次报价,如果不是客人指定,尽量避免用excel或word附件,最好是直接在邮件里写明。我一般会这样写:Item: Solar lantern with soft handle Model No.: HBC-294847/KTDescription:.................(把详细的规格写清楚)Package: color boxMOQ: 1,000pcsPcs/ctn: 20pcs/ctnCtn size: 50*40*60cmGW/NW: 20kg/18kgQ'ty/20': ....pcs; Q'ty/40': ...pcsLoading port: ShenzhenPayment terms: T/T, L/C, D/P, etc.Valid time: 60 daysFOB Shenzhen: USD2.39/pcCIF Valencia: USD2.45/pc 以上是我随便写的,只是想说明一点,报价单少用,尽量用文字描述清楚,然后在附件里添加一张500K以下的清楚图片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很多懒的客人不去点开附件的word或excel报价单。其次防止客人把你的报价单随便转给别人套价格。如果客人要你报很多款产品,没法全部在邮件里写清楚的时候,那就只能用word或excel做报价单了,但是最好在完成的时候用acrobat生成pdf格式,这样就不容易改。因为很多老外比较懒,你辛辛苦苦花了大半天时间做个完整的报价单给他,他只要删掉其中price这栏,就会把它转给别的供应商报价。
9)喜欢插入URL链接。很多朋友在写开发信的时候,总是会在内容里加上自己公司的网址,或者在签名的下面加上链接,这样做,同样有很大的概率被服务器拦截掉的!最好在客人回复后,第二次给他写邮件的时候插入这些就没问题了。
10)语气过于生硬。其实邮件本身是比较死板的,在电脑面前阅读那些冰冷的字眼,和面对面的交谈或者电话沟通是完全不一样的。看一句话“Pls give me reply today.” 这句话如果面对面讲,客人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会很高兴说ok,或者no problem;如果电话里说,也不会有大问题;但如果放在邮件里,是不是略微生硬了一点点呢?如果改成"Could you please help to give me reply today?" 用的是疑问句,加上could, help这样的字眼显得十分委婉,但是又明确表达了你希望今天得到答复的准确意愿。这样不是更好么? 所以"please, help, kindly, could, thank you, appreciate"这样的话在邮件来往中是很普遍的。除非你和客人已经非常熟了,偶尔客套一下即可,平常就可以不需要了。
所以在我看来,新手最容易犯的就是以上的10个错误,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老业务员也有有1-2个问题。朋友们可以自己对照一下,看这10个错误中,有哪些是自己会经常犯的,或者是没有意识到的。如果某个朋友看了后发现自己一个问题都不会有,那恭喜您了,这篇帖子不适合您,但是也请您有空的话在这里多指点一下大家,让各位朋友也包括我多学习学习。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经验,自然希望大家的指正。 -
外贸订单发货后你还需要做什么?外贸产品发货后,很多外贸业务员员会觉得松了一口气,订单搞定了准备拿提成了。然而实际上,产品发货后是一系列新问题的开始,这些问题不再是询盘回盘之类的,而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你不知道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那么,外贸订单发货后你还需要做什么?发布在 每日一学
我觉得发货后,我们要做好一切后续跟进工作,对于紧急事件要有一定的应对准备,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货物到了以后客户不回款或者客户投诉等等问题,都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1、关注货物运输情况。每天固定查找几次货物的运输情况,如果有什么最新情况可以随时通知你的客户,随时跟踪货物情况也是防止意外发生,运输有很多不定因素,网上货物信息也是随时变化更新的,做好定期跟进工作,发生意外情况也能随时做好应对措施,最重要及时告知客户货物最新情况,能给客户留下一个好印象,有利于再次合作。
2、客户收货后继续跟进。本来客户付款收货后事情就结束了,但是我们都想要二次合作,所以客户提货后你仍然要继续跟进,把售后服务做到位,并且关心一下客户的销售情况,看准机会进行客户二次开发,如果有新品推出也可以推荐给客户。
总之,作为一名外贸业务员,你就不能说自己总算松一口气,外贸总是要面对源源不断的问题。没有哪一个订单是成交以后就是结束。如果你松懈下来,你的客户可能就成为别人的客户了。 -
在价格这场战役中,你赢的机率有多高(转)亲,今天你的报价被还价了没,如果没有,那今晚可以去吃个大餐好好犒劳自己了。为何我会怎么说呢,因为据采购的黄金定律,里面说到永远不接收第一次报价。你可以想想,你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会尝试的说下,可以便宜点吗,或者说打个折呗,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光顾你,这个就是在直接或间接的还价。对于会不会还价,大部分人会习惯的问下,毕竟问下不亏,那在什么情况下不会还价呢,那就是这个价格符合自己心里的预想价,甚至比自己心里的价格还要低,这个时候就不会想到去还价。发布在 每日一学
其实这个老外砍价的思路是一样的,本质是想要试探下你价格的虚实度,还有就是你这个价格不符合他心里面的预想价格。这个时候如果你死死的咬住价格不放,除非我真的很喜欢这件产品,不然我是绝对不会买的,这个就是产品独一无二的优势。
但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很少说有产品没有差异性。面对那么庞大的竞争对手,我觉得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可以降价一、2次,依据自身情况而定,切记不能太容易降价跟降价太多次,这样会适得其反。你想想自己去买一件外套的时候,老板开价说300,你说150,老板立刻说好,你心里面会深深的觉得自己亏了,价格出高了,不然怎么会那么容易降价,这个时候,你再看这件衣服,你会发现它没有刚才那么好了。降价多次也同理,你跟老板说150,老板说不行,最多250,你说不用,他说等等,那就200,你试着走掉,这个时候老板说好了,当做开门红,就给你150,大家交个朋友。这个时候你虽然有这砍价成功的成就感,但是心里面依然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老板出的价格太虚高了,我以后如果继续跟他做生意,每次都要砍价个半死,很累人。
我觉得做外贸跟跟我们平常买东西一样,你可以试着换着角度思考问题,打好这个价格心理站。那面对客户还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迂回一下,先以产品为何高价格的理由告知对方,可以从:我们原材料材质比较好,跟其它供应商的普通材料不一样;我们的机器设备好,无形中增加了价格成本,但产品做出来更稳定;我们的生产技术好,严格按照是什么什么标准做的;我们为了控制更好的品质,产品实行全检,保证了每个产品到你手上都是完好无缺的等等,在自辩的时候,理由一两个就好,多了客户就听不下去了。
老外在看完你这些理由后,就跟你还价一样,肯定会说,这个价格我还是接受不了。那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台阶降价了,因为你还不降价,客户就走了。那要怎么说呢,可以说那预付款要变多,或者是交货期限要变长,采购数量要变多等等,让客户觉得你降价是有理由的,是不简单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就降的。当老外还不同意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请出老板来了,说再跟老板商量一下可以,切记这次降价的价格一定要比第一次的幅度要少。最后的最后,人生都是演技,每次降价你都有表示肉痛的样子,觉得自己吃了很大亏一样,要让对方有了一种赢了的感觉,他觉得赚了,那么就意味着他接受了价格。 -
营销学的奥秘:一个杯子的8种不同营销方案一家红酒公司做产品策划,在做定价策略策划时,与企业主发生了激烈争论,原因是我的定价太高了,每款产品都比原 来高了将近一倍,企业主感觉高得离谱,肯定没法卖了。这时我对企业主说:“如果你只想卖原来的价格,那就用不着请我们来策划,我们策划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将 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最终我以“一个杯子到底能卖多少钱”的例子说服了企业主,充分证明了策划对产品价值创新的意义,在此与大家分享:发布在 每日一学
第1种卖法:卖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只能卖3元/个
如果你将他仅仅当一只普通的杯子,放在普通的商店,用普通的销售方法,也许它最多只能卖3元钱,还可能遭遇邻家小店老板娘的降价招客暗招,这就是没有价值创新的悲惨结局。
第2种卖法:卖产品的文化价值,可以卖5元/个
如果你将它设计成今年最流行款式的杯子,可以卖5元钱。隔壁小店老板娘降价招客的暗招估计也使不上了,因为你的杯子有文化,冲着这文化,消费者是愿意多掏钱的,这就是产品的文化价值创新。
第3种卖法:卖产品的品牌价值,就能卖7元/个
如果你将它贴上著名品牌的标签,它就能卖6、7元钱。隔壁店3元/个叫得再响也没用,因为你的杯子是有品牌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愿意为品牌付钱,这就是产品的品牌价值创新。
第4种卖法:卖产品的组合价值,卖15元/个没问题
如 果你将三个杯子全部做成卡通造型,组合成一个套装杯用温馨、精美的家庭包装,起名叫“我爱我家”,推荐收听微信号salexue,一只叫父爱杯,一只叫母 爱杯,一只叫童心杯,卖50元一组没问题。隔壁店老板娘就是3元/个喊破嗓子也没用,小孩子一家会拉着妈妈去买你的“我爱我家”全家福。这就是产品组合的 价值创新。
第5种卖法:卖产品的延伸功能价值,卖80元/个绝对可以
如果你猛然发现这只杯子的材料竟然是磁性材料做的,那我帮你挖掘出它的磁疗、保健功能,卖80元/个绝对可以。这个时候隔壁老板娘估计都不好意思叫3元/个了,因为谁也不信3元/个的杯子会有磁疗和保健功能,这就是产品的延伸价值创新。
第6种卖法:卖产品的细分市场价值,卖188元/对也不是不可以
如 果你将你的那个具有磁疗保健功能的杯子印上十二生肖,并且准备好时尚的情侣套装礼盒,取名“成双成对”或“天长地久”,针对过生日的情侣,卖个188元/ 对,绝对会让为给对方买何种生日礼物的而伤透脑筋的小年轻们付完钱后还不忘回头说声“谢谢”,这就是产品的细分市场价值创新。
第7种卖法:卖产品的包装价值,卖288元/对卖得可能更火
如果把具有保健功能的情侣生肖套装做成三种包装:一种是实惠装,188元/对;第二种是精美装,卖238元/对;第三种是豪华装,卖288元/对。可以肯定的是,最后卖得最火的肯定不是188元/对的实惠装,而是238元/对精美装,这就是产品的包装价值创新。
第8种卖法:卖产品的纪念价值,不卖2000元/个除非脑子进水
如果这个杯子被胡JINGTAO或奥巴马等名人喝过水,后来又被杨利伟不小心带到了太空去刷牙,这样的杯子,不卖2000元/个除非脑子进水了,这就是产品的纪念价值创新。
营销解码:
1、消费者往往购买产品时,除了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外,更多的是购买一种感觉、文化、期望、面子、圈子、尊严、尊重、理解、地位等等象征性的意义。
2、同样一个杯子,杯子里面的世界——它的功能、结构、作用等依然如故,但随着杯子外面的世界变化,它的价值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3、同样的杯子,采用不同的价值创新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营销结果,如果能够深悟策划的含义,你还会一头栽进“杯子里面的世界”而出不来吗? -
开发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很多外贸业务员都会问 为什么每天发那么多邮件 100封 150封 没有人回复呢?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发布在 每日一学
每天你发那么多开发信你知道你发的是哪里的客户吗? 你对客户有了解吗? 还是看到邮箱就发呢?
开发信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你做到精了吗?你认真研究客户的网站了吗?你对客户了解多少呢?
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些那么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看到客户网站 ,你有对客户有详细的了解吗? 你有看到客户是经销商,是工厂还是零售商呢?
你有了解到客户目前对你们产品的采购量是怎么个情况吗?
你对客户的主要负责人有所了解吗? 你知道该给谁发邮件吗?还是只是知道Contact 就一股脑的发邮件过去了呢?
再发开发信前把这些问题逗弄明白了,找到该找的负责人 回复率自然就会提高很多。
还是那句话 开发信 比数量是没有意义的。 开发信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
客户收到样品后不回复的原因很多客户收到样品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管你如何想要与客户取得联系,客户都不愿意与你沟通。寄送样品之前客户运费也出了,并且还会很着急让你快点寄样,但是收到样品后就不愿意理你了,什么原因造成客户前后反差这么大呢?发布在 每日一学
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客户收到样品后不回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客户只需要样品。有些客户可能只是要你的样品放在展示柜台作为展示给他的客户看,如果有订单了可能客户会来找你。这种客户目标清晰,你再多说也不管用。
2、客户是代理商。客户需要拿你的样品给他的客户去看,他不能够做主是否要你的产品,决定权在终端客户手上,不过你可以多多联系这类客户,他们手上客户比较多,每次客户有需求他都想起你就最好不过了。
3、客户对样品很不满意。你的样品品质让客户无法信任你们公司,所以客户不愿意再理你。这种情况下就要想办法让客户给予反馈,道理是不好在哪里。
4、客户拿你的样品去和原本的供应商谈条件。这类收集样品的客户真的很可恶,很多客户紧紧只是为了做档案资料活着拿去和原有供应商谈条件,一点诚意都没有。但是也需要时常跟进,如果他和原供应商合作破裂,你还是有机会的。
5、客户无法接受你们公司的其他条件。样品客户比较满意,但是你们公司之前开出的订购数量、付款方式之类的客户可能不满意。给客户发邮件询问情况,告诉他你们会配合他解决问题,希望能够继续交流。
6、客户拿样品去做检测。对于很多产品来说,客户肯定要测试产品的成分之类的,不同的产品花费的时间不一样,没有拿到测试结果之前客户不理你也很正常。耐心的等待,时不时发一封邮件给客户。
总之,遇到客户不回复的情况要冷静,分析客户不回复的原因,旁敲侧击的从客户处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即使得不到回复也要持续的跟进客户,毕竟我们不能把拿到订单作为唯一目的,做生意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有订单最好,没订单也要保持与客户的友好联系。 -
外贸淡季怎么过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是外贸淡季,欧洲人都进入了集中休假期。这段时期内,可以明显感觉到询盘量的大幅减少,订单量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外贸人在淡季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无所事事。其实,淡季不代表无事可做,今天我就来谈谈外贸淡季期间可以做些什么。发布在 外贸SOHO
1、心态要端正: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外贸淡季,没有单子很正常。即使你自己没有这样想,你周围的同事中也一定有这样想的。如果遇上了这样的同事,你应该远离他,因为负能量是最要不得的。若是你一开始就在心里给了自己消极的预设,结果往往也是不如人意的。所以,人们常说,心态决定成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推出应季产品:夏天的产品在夏天自然是热门的,外贸淡季也正好处于夏季,应该在此时主推夏季的应季产品。虽然外贸有淡季,但当季产品的需求是不会断的,你还是应该储存足够量的应季产品,还是会有一定销量。
3、开发新客户:虽说欧洲人放假,但不是全世界人都在放假。很多处于南半球的国家像是澳大利亚正处于严冬,他们是正常上班的。所以,你可以在外贸淡季期间重点开发这些国家的客户。这些国家常常被很多外贸人忽略,其实像澳大利亚,它是一个移民国家,就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4、维系老客户:这段时间里,你可以联系一下老客户,问候的同时也可以问问对方有什么采购需求。老客户是需要定期维护的,只有如此,你们才能保持长久的合作。也许,老客户没有需求通常是不会主动联系你的,但你也可以主动去询问,既不会让对方反感,反而是对方觉得你很真诚。
总之,外贸淡季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要白白浪费了这两个月,别让对手趁机抢走了你的客户! -
如何与澳大利亚人做生意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外贸人要和澳大利亚客户做成生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和他们做生意,就要了解他们的性格。今天,我就从澳大利亚人的性格出发,来谈谈如何与他们做生意。发布在 外贸SOHO
别看澳大利亚人现在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移民国家,接受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实际上,澳大利亚人生性保守,他们对于外来文化、外来产品有着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我才说,要和他们做成生意并不容易。然而,也正是由于它是移民国家,澳大利亚也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可以说是外贸人的“天堂”。这样的矛盾,使得不少外贸人在面对澳大利亚客户时不知所措。
澳大利亚人对价格敏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周边的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生产成本低,报价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亚处于南半球,天气与北半球截然相反,所以北半球一些过季的产品正是澳大利亚的应季热门产品,就会以低廉的价格流入澳洲市场。因此,要想和澳大利亚客户谈成生意,你的价格没有竞争力是不行的,在报价的时候要考虑到当地的价格行情,再给出合适的报价。对澳洲进口商的报价也不宜过分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给你开出的价格一般就都很接近实际价格,浮动余地不大,还价太过分会吓跑客户。
另外,澳洲客户还很重视产品质量。澳大利亚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消费者如果对产品不满意,甚至可以不附理由就要求换货或退款。所以,在接触澳洲客户时,一定要在质量这个问题上好好把关。
总之,澳洲虽然是个值得开发的大市场,但和澳洲人做生意也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能在和澳洲客户打交道时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