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合作的小厂,撕心裂肺,备受煎熬!毁了我的客户,毁了客户的客户!
|
只看楼主
-
上个月月底刚结束了一个订单,数量不多只有2000多,但单价还是很不错的。前后总共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各种纠结和折腾,最后以不大圆满的Happy ending 把货给出了。
做鞋子第四年了,一直都是按质量为首要条件来要求自己的。我们公司的口号是“Quality First,Customer First”。
接到订单的时候是去年9月底,因为付款条件订单拖到10月份才把订单确认下来。鞋子是客人的新产品,试单,运动鞋为主。款式是我推荐的,包装是我安排的,包括大货的修改意见都是我要求的。
找了几家长期配合的大工厂,都因数量少且货期已满不想做,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找小工厂去。小工厂打过来的样品还是很不错的,外观质量方面看着都还可以,接着大货开始生产。货期是年底12.15号。下单之前跟工厂沟通过客人有要求要做个常规测试,做的是不含税价,货期OK,测试样OK,12月初的时候工厂说货期来不及了,要到14年的1月10号,测试样没时间做要跟大货一起。这是第一次听到工厂这样说,测试样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的。跟客人签订PI之前,用各种理由把交货期敲定在春节前了。接下来又是一段难熬的时间,总盼着工厂早点把大货做好,把鞋子做好。过了两天,工厂又反映高频来不及,货期再次推了,1月24号最迟的货期,时间过了客人来不及验货,年前肯定会出不了的。等测试样的那几天,是最挣扎的日子。客人一天十几个电话的催,刚好又重感冒,说一句咳几下,撕心裂肺。工厂做完大货的时候是25号,还短装了70双,来不及了,没船了。于是,赶紧的跟客人敲定春节后的出货事宜。我是大年28才到的家,第一次觉得做鞋子怎么会这么的累。
年后,正月十一开工,去工厂拆了几件鞋子看看,帮面起皱,鞋子开胶,后跟歪斜,银笔线到处都是,针车还有爆边的,果断要求全捡,在客人没过来验货之前。全捡下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同边脚,长短脚,面衬不够用替号。。。。所以遇见过没遇见过的问题一瞬间全有了。真心的头疼。接着收到客人的邮件,部分测试不通过,成品鞋粘着力不够,这意味着什么?成型过程中压机的时候没操作好,工厂的解释。测试样重做,跟客人噼里啪啦诚心诚意地讲了一大通,这个订单被折腾得这样确实是亏了,测试重新做,好几千的测试费用。于是,又有了一个多星期的缓冲时间,让工厂把短装的数量补齐。正式出货的时候是到三月底了,上星期客人才刚拿到提单。
后来,客人发了个长长的邮件过来。
图片:1.jpg
我们回复:图片:2.jpg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整个订单进行的时候有几个问题:
1、货期跟不上,一改再改,没有哪个客人能够接受这个行为,我宁愿一开始就把货期推到最后;
2、工厂没意识到要进行测试的鞋子背后的涵义;
3、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技术不够,不管是技术员还是包装工人,居然会有同边脚,长短脚的现象,这个我不能接受;
4、大货PVC的拉力测试都没通过,中剥的材料是可以过得了的,测试之前咨询了好几家,都是常规的基本测试,有些甚至不能做。
在此特别提醒伙伴们,没有合作经验的小厂,特别是没有出口经验的小厂,尤其要慎选。
好不容易开发来的客户,我被煎熬了4个月,换来的还是客户的投诉、抱怨、损失,真的就一单死了。
这一单让我成长了不少,经验不就这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么,相信我以后一定能做得更好! -
自己踩个沙发先 -
长篇大论的也不容易,总结一点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每个关口都要严格把控,质量才是硬道理!不要为了赶货而赶货!这是在出意外的情况下的做法。 -
-
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 -
好案例,好故事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随时跟进工厂生产进度,监督产品质量 -
可怜的LZ,是啊, 是要慎重选择配合的工厂。。。 -
cn1510312963:可怜的LZ,是啊, 是要慎重选择配合的工厂。。。回到原帖
工厂打过来的样品跟最终生产的大货简直是天差地别来着的,有些东西真的要再透彻了解下 -
-
cn1001466058: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回到原帖
每个挫折都是种磨练 -
这也是没工厂的弊端。吃一堑,长一智。 看邮件这个客户还是很客气,没有拓口大骂。应该还有合作机会。Fighting -
-
深有体会,很煎熬的。初次合作的小厂,不能只看样板,如果重视客户,最好要去工厂看看,看工厂的能力能不能做到达到产品的要求,负责人的配合态度怎么样。如果不清楚,得不偿失,还不如不做。 -
英语多练习下吧~我要是客户,抱怨一通后,看到你这不痛不痒的回复,而且还文法如此不规范,我的印象只会更差。 -
工厂的伤不起呀 -
客户损失那么严重,说话还算“温和”了。想想多可气,站客户的角度想,他们难过的不是金钱的损失,而是客户的流失..........太可怜了,采购的那个客户如果是一般的买手,估计就被炒了 -
谢谢分享! -
cn1001466058: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回到原帖
你好,请问签名是如何添加的啊?谢谢
初次合作的小厂,撕心裂肺,备受煎熬!毁了我的客户,毁了客户的客户!
-
上个月月底刚结束了一个订单,数量不多只有2000多,但单价还是很不错的。前后总共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各种纠结和折腾,最后以不大圆满的Happy ending 把货给出了。
做鞋子第四年了,一直都是按质量为首要条件来要求自己的。我们公司的口号是“Quality First,Customer First”。
接到订单的时候是去年9月底,因为付款条件订单拖到10月份才把订单确认下来。鞋子是客人的新产品,试单,运动鞋为主。款式是我推荐的,包装是我安排的,包括大货的修改意见都是我要求的。
找了几家长期配合的大工厂,都因数量少且货期已满不想做,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找小工厂去。小工厂打过来的样品还是很不错的,外观质量方面看着都还可以,接着大货开始生产。货期是年底12.15号。下单之前跟工厂沟通过客人有要求要做个常规测试,做的是不含税价,货期OK,测试样OK,12月初的时候工厂说货期来不及了,要到14年的1月10号,测试样没时间做要跟大货一起。这是第一次听到工厂这样说,测试样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的。跟客人签订PI之前,用各种理由把交货期敲定在春节前了。接下来又是一段难熬的时间,总盼着工厂早点把大货做好,把鞋子做好。过了两天,工厂又反映高频来不及,货期再次推了,1月24号最迟的货期,时间过了客人来不及验货,年前肯定会出不了的。等测试样的那几天,是最挣扎的日子。客人一天十几个电话的催,刚好又重感冒,说一句咳几下,撕心裂肺。工厂做完大货的时候是25号,还短装了70双,来不及了,没船了。于是,赶紧的跟客人敲定春节后的出货事宜。我是大年28才到的家,第一次觉得做鞋子怎么会这么的累。
年后,正月十一开工,去工厂拆了几件鞋子看看,帮面起皱,鞋子开胶,后跟歪斜,银笔线到处都是,针车还有爆边的,果断要求全捡,在客人没过来验货之前。全捡下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同边脚,长短脚,面衬不够用替号。。。。所以遇见过没遇见过的问题一瞬间全有了。真心的头疼。接着收到客人的邮件,部分测试不通过,成品鞋粘着力不够,这意味着什么?成型过程中压机的时候没操作好,工厂的解释。测试样重做,跟客人噼里啪啦诚心诚意地讲了一大通,这个订单被折腾得这样确实是亏了,测试重新做,好几千的测试费用。于是,又有了一个多星期的缓冲时间,让工厂把短装的数量补齐。正式出货的时候是到三月底了,上星期客人才刚拿到提单。
后来,客人发了个长长的邮件过来。
图片:1.jpg
我们回复:图片:2.jpg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整个订单进行的时候有几个问题:
1、货期跟不上,一改再改,没有哪个客人能够接受这个行为,我宁愿一开始就把货期推到最后;
2、工厂没意识到要进行测试的鞋子背后的涵义;
3、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技术不够,不管是技术员还是包装工人,居然会有同边脚,长短脚的现象,这个我不能接受;
4、大货PVC的拉力测试都没通过,中剥的材料是可以过得了的,测试之前咨询了好几家,都是常规的基本测试,有些甚至不能做。
在此特别提醒伙伴们,没有合作经验的小厂,特别是没有出口经验的小厂,尤其要慎选。
好不容易开发来的客户,我被煎熬了4个月,换来的还是客户的投诉、抱怨、损失,真的就一单死了。
这一单让我成长了不少,经验不就这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么,相信我以后一定能做得更好!
-
自己踩个沙发先
-
长篇大论的也不容易,总结一点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每个关口都要严格把控,质量才是硬道理!不要为了赶货而赶货!这是在出意外的情况下的做法。
-
-
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
-
好案例,好故事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随时跟进工厂生产进度,监督产品质量
-
可怜的LZ,是啊, 是要慎重选择配合的工厂。。。
-
cn1510312963:可怜的LZ,是啊, 是要慎重选择配合的工厂。。。回到原帖
工厂打过来的样品跟最终生产的大货简直是天差地别来着的,有些东西真的要再透彻了解下
-
-
cn1001466058: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回到原帖
每个挫折都是种磨练
-
这也是没工厂的弊端。吃一堑,长一智。 看邮件这个客户还是很客气,没有拓口大骂。应该还有合作机会。Fighting
-
-
深有体会,很煎熬的。初次合作的小厂,不能只看样板,如果重视客户,最好要去工厂看看,看工厂的能力能不能做到达到产品的要求,负责人的配合态度怎么样。如果不清楚,得不偿失,还不如不做。
-
英语多练习下吧~我要是客户,抱怨一通后,看到你这不痛不痒的回复,而且还文法如此不规范,我的印象只会更差。
-
工厂的伤不起呀
-
客户损失那么严重,说话还算“温和”了。想想多可气,站客户的角度想,他们难过的不是金钱的损失,而是客户的流失..........太可怜了,采购的那个客户如果是一般的买手,估计就被炒了
-
谢谢分享!
-
cn1001466058:每逢这时候,真是很受煎熬,心心念念这个订单,客户的理解真的有限的,抱怨,投诉,业务员一定要有超强抗压性,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成长!回到原帖
你好,请问签名是如何添加的啊?谢谢
此帖已被删除。只有拥有帖子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