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家访客-流量来源分析全新升级 ,更多细分渠道,速来查看
-
流量来源2.0已升级完毕,升级后做了渠道归类,并把「其他」渠道更细分,看到更清晰、精细的来源。
数据管家行业版已经在「产品分析」-产品360中增加基于单品的流量来源分析,具体查看。
经过与商家调研沟通和确认,流量来源2.0,将会对细分的流量来源渠道,归类整理为11个大类:
1. 搜索:来自于搜索(文字搜索、图片搜索、类目导航)的访问
2. 系统推荐:
首页推荐:(原“首页”),并入到系统推荐中,更名为“首页推荐”,口径不变,仍是“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旗下各域名网站首页www.alibaba.com 和 m.alibaba.com”
消息盒子:来自于买家APP(alibaba.com)消息通道的访问
3. 导购会场:来自于日常会场及大促会场的访问
4. 频道:
Weekly Deals:来自无线Weakly Deals频道的访问。卖家通过每周报名Weekly Deals专场活动,根据活动要求设置商品折扣及库存,在PC、APP端被买家看到后带来的流量。《如何玩好Weekly Deals》 视频讲解
Brandzone:来自于Brandzone频道的访问
Bargainbuys:来自于Bargainbuys频道的访问
Top-ranking products:来自于Top-ranking products频道的访问,频道在买家APP首页
Top-ranking suppliers:来自于Top-ranking suppliers频道的访问,频道在买家APP首页
5. 互动:
询盘:来自于点击询盘中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信保:来自于点击订单系统中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站内互动:来自于"买家收藏、购物车、对比、分享"中的访问
6. 自营销:
RFQ:来自于点击附加在RFQ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粉丝通:来自于点击附加在粉丝通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卖家通过粉丝通发布的内容(视频、图片、无线/旺铺 Feeds等)带来的流量。《粉丝通怎么玩?》
客户通EDM:来自于点击附加在客户通EDM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7. 国际站外投:来自于国际站外投推广获得的访问,已拆解到搜索和推荐中,便于商家优化。该分类将于2021年3月下线!
8. 直接访问:买家直接访问或无上一级页面的访问
9. 店内:来自于自己店铺其他页面的访问
10.站外:上级页面来自于外部网站(非alibaba.com)
11. 其他:剩余未知来源的访问
---------------------------------------------------------------------------------------------------------
流量来源分析,是商家开展数据运营的最基础能力,通过分析店铺流量来源及各场景询盘效果,观察流量来源的变化,对比业内优秀,找到提升流量及询盘转化的抓手。
该功能于2018年6月14日上线,陆续接入各种渠道,渠道更清晰。
2019年3月:Weekly Deals、粉丝通
2019年7月:客户通EDM(卖家在客户通发送EDM邮件,买家点击邮件内商品或店铺链接进店访问)
2019年10月:搜索、系统推荐、导购会场、频道、互动、自营销、网站外投、直接访问、店内、站外等(具体见本帖上方)
流量来源分析,包括店铺流量来源及趋势分析2部分,详情如下:
一、店铺来源界面:(以实际上线流量来源渠道为准)
二、主要内容包括:
1、渠道来源选择:支持商家选择全部、PC端和无线端;
2、周期选择:分别支持日、周、月时间周期(按照自然日、周、月);
3、流量来源分析主界面:展现各场景来源的店铺访客数、店铺询盘客户数、店铺TM咨询客户数及反馈转化率,并提供趋势查询。
4、支持过滤中国大陆流量;
-
-
very good -
Good -
升级精品 -
Nice -
请问,首页,直接访问,国家馆您能否用截图给予明示。
首页,是哪商商家的首页,还是阿里国家站首页尼。。。
直接访问,能否在明确几个例子。 -
国内国外流量能否区分开来,作为一个国际站,我并不需要太关心,甚至是,我压根不想去知道中国进来的流量是多少,我只想关注好我的国外客户,在这一点,是个诟病 -
怎么感觉自己开了个淘宝 哈哈……不是B2B -
-
-
-
66666666666666 -
感觉越来越神经,为什么把好好的国际站搞成天猫淘宝。TO B 的套路能和TO C 一样吗,虽然提高客户买家体验是必需,但是感觉过头了。 -
sb -
前面的政策变化还没吸收学好, 规则又变了。 -
是啊,想在国际站上拿到定制客户的订单是越来越不可能了。如果单纯是做批发和零售,那么阿里一年的投入根本回不了本。 -
客服经常说:你可以反应给总部,你可以投诉。
NND,那你们客服干嘛的?而且诺大总部,电话过去,每次都说哪个哪个是他们的规则。
总之就是他们说了算。 -
这分明就是国际的淘宝嘛。国际站就是走淘宝路线了。 -
为什么没有国家馆啊,想看小语种发布的效果,在哪里可以看啊。还有中国ip访问的量就不要计算在内了,我们只关注国外的访问量
数据管家访客-流量来源分析全新升级 ,更多细分渠道,速来查看
-
流量来源2.0已升级完毕,升级后做了渠道归类,并把「其他」渠道更细分,看到更清晰、精细的来源。
数据管家行业版已经在「产品分析」-产品360中增加基于单品的流量来源分析,具体查看。
经过与商家调研沟通和确认,流量来源2.0,将会对细分的流量来源渠道,归类整理为11个大类:
1. 搜索:来自于搜索(文字搜索、图片搜索、类目导航)的访问
2. 系统推荐:
首页推荐:(原“首页”),并入到系统推荐中,更名为“首页推荐”,口径不变,仍是“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旗下各域名网站首页www.alibaba.com 和 m.alibaba.com”
消息盒子:来自于买家APP(alibaba.com)消息通道的访问
3. 导购会场:来自于日常会场及大促会场的访问
4. 频道:
Weekly Deals:来自无线Weakly Deals频道的访问。卖家通过每周报名Weekly Deals专场活动,根据活动要求设置商品折扣及库存,在PC、APP端被买家看到后带来的流量。《如何玩好Weekly Deals》 视频讲解
Brandzone:来自于Brandzone频道的访问
Bargainbuys:来自于Bargainbuys频道的访问
Top-ranking products:来自于Top-ranking products频道的访问,频道在买家APP首页
Top-ranking suppliers:来自于Top-ranking suppliers频道的访问,频道在买家APP首页
5. 互动:
询盘:来自于点击询盘中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信保:来自于点击订单系统中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站内互动:来自于"买家收藏、购物车、对比、分享"中的访问
6. 自营销:
RFQ:来自于点击附加在RFQ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粉丝通:来自于点击附加在粉丝通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卖家通过粉丝通发布的内容(视频、图片、无线/旺铺 Feeds等)带来的流量。《粉丝通怎么玩?》
客户通EDM:来自于点击附加在客户通EDM中的产品信息产生的访问
7. 国际站外投:来自于国际站外投推广获得的访问,已拆解到搜索和推荐中,便于商家优化。该分类将于2021年3月下线!
8. 直接访问:买家直接访问或无上一级页面的访问
9. 店内:来自于自己店铺其他页面的访问
10.站外:上级页面来自于外部网站(非alibaba.com)
11. 其他:剩余未知来源的访问
---------------------------------------------------------------------------------------------------------
流量来源分析,是商家开展数据运营的最基础能力,通过分析店铺流量来源及各场景询盘效果,观察流量来源的变化,对比业内优秀,找到提升流量及询盘转化的抓手。
该功能于2018年6月14日上线,陆续接入各种渠道,渠道更清晰。
2019年3月:Weekly Deals、粉丝通
2019年7月:客户通EDM(卖家在客户通发送EDM邮件,买家点击邮件内商品或店铺链接进店访问)
2019年10月:搜索、系统推荐、导购会场、频道、互动、自营销、网站外投、直接访问、店内、站外等(具体见本帖上方)
流量来源分析,包括店铺流量来源及趋势分析2部分,详情如下:
一、店铺来源界面:(以实际上线流量来源渠道为准)
二、主要内容包括:
1、渠道来源选择:支持商家选择全部、PC端和无线端;
2、周期选择:分别支持日、周、月时间周期(按照自然日、周、月);
3、流量来源分析主界面:展现各场景来源的店铺访客数、店铺询盘客户数、店铺TM咨询客户数及反馈转化率,并提供趋势查询。
4、支持过滤中国大陆流量;
-
-
very good
-
Good
-
升级精品
-
Nice
-
请问,首页,直接访问,国家馆您能否用截图给予明示。
首页,是哪商商家的首页,还是阿里国家站首页尼。。。
直接访问,能否在明确几个例子。
-
国内国外流量能否区分开来,作为一个国际站,我并不需要太关心,甚至是,我压根不想去知道中国进来的流量是多少,我只想关注好我的国外客户,在这一点,是个诟病
-
怎么感觉自己开了个淘宝 哈哈……不是B2B
-
-
-
-
66666666666666
-
感觉越来越神经,为什么把好好的国际站搞成天猫淘宝。TO B 的套路能和TO C 一样吗,虽然提高客户买家体验是必需,但是感觉过头了。
-
sb
-
前面的政策变化还没吸收学好, 规则又变了。
-
是啊,想在国际站上拿到定制客户的订单是越来越不可能了。如果单纯是做批发和零售,那么阿里一年的投入根本回不了本。
-
客服经常说:你可以反应给总部,你可以投诉。
NND,那你们客服干嘛的?而且诺大总部,电话过去,每次都说哪个哪个是他们的规则。
总之就是他们说了算。
-
这分明就是国际的淘宝嘛。国际站就是走淘宝路线了。
-
为什么没有国家馆啊,想看小语种发布的效果,在哪里可以看啊。还有中国ip访问的量就不要计算在内了,我们只关注国外的访问量